追忆隧道公司“老领导”、“中国隧道之父”刘建航
2016-08
在中国工程学界,他是隧道领域的泰斗,奠定了中国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根基。
在科研学者之列,他是拼搏奉献的楷模,八十余岁高龄依旧奔走一线、笔耕不辍。在隧道人眼中,他是睿智谦和“老领导”,为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公司辉煌的今天打下基础。
中国隧道人用50年走完了世界200年的发展历程。从遥望到追逐,从追逐到赶超,在创造奇迹的进程中,刘建航功不可没。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经的“老隧道、老专家、老领导”,“中国隧道之父”刘建航在数十年的时光中带领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公司创建了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上海第一条轨道交通等黄浦江底20余条隧道和数百公里轨道交通工程,在中国隧道事业的三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亲历、参与、指引科研创新和技术开拓,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7月31日,他带着改变城市的热望,以及隧道人的缅怀和感恩,离开了世界。
站在中国隧道事业“源点”
1960年的春天,上海市隧道局(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公司前身)在浦东塘桥建立试验基地,进行盾构隧道试验研究。中国隧道土木工程领域在经历了漫漫寒冬后,迎来了第一缕春风。
这也是刘建航长达半个世纪的隧道生涯的起点。
当年2月,以刘建航为核心的工程技术团队正式成立,主攻钢筋混凝土管片的结构、浇筑工艺、接缝防水、整环试验、动载试验的系列研究。
在60年代,盾构施工对于这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而言还是一项极高难度的技术。而上海复杂的软土地质条件,更让苏联专家断言: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建造地铁,难度无疑于在宇宙中找到支点撬动地球。
如初生牛犊般的隧道人却不服外国人的论调,坚持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建中国人自己的隧道。在后来的采访中,刘建航回忆:“比起外国专家,我们更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真实情况和特点。”
1965年,上海隧道公司正式成立,经过刘建航团队的多次盾构试验,上海终于积累了足够的盾构施工数据和经验。同年5月,打浦路隧道开建,也就此拉开了中国地下交通的辉煌画幅。
天堑变通途
据《上海市政工程志》记载,作为上海的一号战备工程,打浦路隧道可容80吨级坦克驶入。
然而在盾构机还相当落后的60年代,要建造这样的超级工程,绝非易事。据参与打浦路隧道的建设者回忆,当时挖掘隧道采用的网格式盾构头部没有刀盘,而是像纱窗一样的网格板,泥土如同挤牙膏一样穿过网格,再被人工清理。
当时,刘建航负责拼装式钢筋混凝土管片技术。“冬天,他们只穿内衣披件棉袄就跳进隧道,出来时满身油污泥土,一个个如同面拖蟹”。
而刘建航对于打浦路隧道的感情,从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就能窥见。前几年,媒体在采访打浦路隧道的工程师陶建民时,他说:自己每年过完春节,都会整理好一整年打浦路隧道的相关资料,就为了准备迎接一位重要客人——刘建航。“老先生一直挂心着自己第一个水底隧道作品,年年必会到打浦路隧道来看看。80多岁高龄的他,即使腿脚不便,已经走不动路,但也要坐在车上去逛一圈。”
1970年,打浦路隧道建成。它是中华大地的所有越江隧道“源点”,包含着那个时代的人对城市交通的美好愿景。从那以后,城市开始向外延伸发展,更多的天堑变为了通途。
开创城市地铁时代
1973年至1979年,刘建航带领上海隧道公司团队转战到金山石化总厂和宝山钢铁总厂工程,将盾构隧道新技术应用到江底和海底取排水隧道工程。自1979年起,刘建航担任上海隧道公司副经理兼总工程师,代行总经理职责。
那一年,社会动荡的余波渐消,中国城市再次萌现了盎然的生机和活力。在主持工作后,刘建航组织的第一项重大工程,成为了公司未来数十年的发展索引——地铁1号线漕宝路车站试验段工程。
从1979年正式开工,到1983年基本完成。在试验过程中,刘建航带领上海隧道公司的技术团队为上海地铁的施工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由试验结果引出的6.2米地铁隧道管片结构设计、盾构隧道市区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地铁车站工程方案,更为上海地铁建设大规模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1989年,上海地铁1号线工程全面启动。此时刘建航已担任上海市政局副总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刘建航解决了盾构穿越建筑群技术难题,总结提出深基坑施工“21条”和“时空效应”的理论。
1995年,凭接在中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刘建航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心系地下工程的未来
进入21世纪后,80岁高龄的刘建航院士依旧心系科研。从轨道交通到超大直径隧道,从超深基坑到重大地下工程装备,他常年带着青年技术骨干奔波于工程一线。
2008年,刘建航院士捐赠自己多年来的积蓄,设立“刘建航院士奖励基金”,专门用以开展每两年一次的对优秀中青年技术人员的奖励和学术交流活动。截止今日,隧道股份已有数十名优秀骨干获此殊荣。
刘建航还亲自提笔,为青年技术人员的寄语:“求真务实、坚毅攻坚、锐意创新,勇做开拓轨道交通和隧道事业的先锋”。这是寄语,也是归纳他人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