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路越江工程完成主塔下横梁施工!挺起“脊梁”,2019年继续长高!
2019-01
经过31小时不间断浇筑,由上海公路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隧道股份路桥集团承建的昆阳路越江大桥主塔下横梁施工完成。至此,该桥江中主塔的“脊梁”已挺起,傲立于浦江之上,标志着大桥主塔施工将步入快车道。
塔梁完美衔接6根“擎天柱”支撑重压
此次完成浇筑的下横梁顶面高度33.8米,不仅是 “钻石型”主塔继续“长高”的关键转折点,更是大桥未来向两侧“伸展”的安全支撑。为最大化满足大桥设计建造要求,隧道股份路桥集团在下横梁施工中采用6根直径82厘米、高19米的钢管“擎天柱”构成支撑体系。
钢管顶部设置桁架用于承托混凝土的重量,下横梁与相接的塔柱重量将达到3000多吨,依靠整个6根钢管立柱和钢牛腿支撑起整个支架体系。施工前,工程师通过三维模型和计算程序,对支架体系进行反复计算、模拟搭建并优化,做到塔梁完美衔接。
筑牢“天平”托架大桥将向两岸延伸
在整个下横梁施工过程中,大桥作业人员共绑扎钢筋230吨,安装钢模板150吨,在下横梁内部铺设55束预应力管道,未来大桥整个桥面的主梁将位于下横梁上,并以此为中心支点,伴随斜拉索的张拉,向两岸方向同步延伸展开。如同一盏天平,承压的主塔是“立柱”,受拉的索是“吊挂”,承弯的梁体是“砝码”,下横梁是“托架”把塔柱联系起来形成框架,组建平衡均匀的成桥受力结构。
“反拉预应力”体系助力一次性成型浇筑
为了保证横梁结构的整体质量,下横梁与相接的塔柱采取一次性成型浇筑。下横梁结构里密密麻麻的钢筋及结构部件“织”成了“钢铁森林”,作业人员需要通过预留孔洞进入这个长44米,宽5.8米,高5米的空间底层进行浇筑施工,可谓困难重重。
隧道股份路桥集团优化施工方案,创新采用“反拉预应力”体系代替传统的支架压重,更加安全快速地完成了支架变形控制,同时在施工平台上设置了一座水上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浇筑点依次有序推进,大大缩短工序衔接的时间。
左右开弓齐发力引桥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此次下横梁实现浇筑是整个主塔施工的关键转折点,紧接着大桥将转入主塔的继续爬升和大桥引桥及附属结构施工。目前引桥预制立柱、盖梁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这也是全预制装配式桥梁结构在跨黄埔江大桥中的首次应用,将有效减少现场支架现浇的工作量,大大缩短施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