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与喝彩交织、感动与激励同在!隧道股份台州市场工作实例报告会召开

2019-12

12月11日,“敢于亮剑 只进不退 勇创市场新局面——隧道股份台州市场工作实例报告会”在股份公司总部举行。报告会回顾展示了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台州区域市场从零起步、克服艰险,一步步探索、成长、攻坚、深耕直至今日枝繁叶茂、发展壮大的奋进历程;并要求通过此次报告分享,让更多隧道人重温与弘扬“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精神,学习“广聚社会成熟人才”的方法,践行拼搏奉献、争创一流、为民造福、实现自我的企业文化,敢于亮剑、凝聚力量,开创隧道股份区域市场的新格局,开辟企业发展的新天地,开拓美好城市生活的新时代!

隧道股份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子公司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浙江区域总部负责领导,各核心区域城市责任人等200余人出席报告会。隧道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周文波做重要讲话,副总裁宋晓东主持会议。

现在的台州,已然是一个成熟而稳定的区域城市——250余名隧道人组成台州团队,每年完成数十亿元产值,承担的各项市民关注、业主关切的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市场拓展成果斐然……但你是否知道?就在4年前的今天,环顾整个台州市,一共却只有7名隧道人。这些初来乍到的台州新兵,以融进血里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克服了公路建设经验匮乏、市场环境陌生、人才团队紧缺的重重困难,像一滴深蓝色染料滴入水池一般,从无到有带起了一整支区域团队,迅速将整个台州区域染上了“隧道蓝”,让“隧道文化”和“隧道精神”在台州生根传承!

在这一次的报告会上,台州的团队成员们为我们讲述了这最热血与感人的台州往事。现场播放的25分钟访谈实录纪录片已经让无数听众动容;而台州团队的现场讲述,更点燃了所有听众的感官情绪。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台州分公司总经理郑选强作《大风有隧、隧印台州》主题报告,讲述台州团队一路逆袭的拼搏故事。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台州分公司党总支书记陆璐作《区域党建助力探索新时代下市场开拓的野蛮生长之路》主题报告,描绘了在党建引领下,区域公司团队建设、市场拓展和文化聚人的经验实例。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台州分公司项目经理周琨作《信任与支持,助力我只进不退》主题报告,从个人视角切入,讲述了他从社会招聘加入、融入“台州团队大家庭”的历程。

上海隧道总经理裴烈烽作《迎难而上 勇于拼搏 开启隧道蓝旗下的新征程》主题发言。

质朴的言语、真挚的情感、鲜活的事例,是对隧道文化与精神的最生动诠释,为所有隧道人激发干劲、鼓舞斗志。长达3个小时的精彩报告,掌声与喝彩交织、感动与激励同在。

会上,隧道股份党委副书记、总裁周文波发表讲话,要求各单位、部门、区域市场聚焦“台州实例”,弘扬“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精神,学习“广聚社会成熟人才”的方法,为股份公司全国市场开拓、为让隧道人自豪骄傲的企业文化传承、为更好服务全国城市发展,凝心聚魂、再创发展新格局!

周文波总裁指出,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台州分公司用三年时间,从7个人的团队壮大至250余人,从一个项目发展成一个分公司,从一个台州拓展到台州、温州、丽水市场,这充分体现了隧道股份 “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和“为民造福、实现自我”的企业文化,我也充分感受到了台州隧道人们“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刻在生命里的坚强”。我不禁想起一句名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各单位、部门、区域市场要充分弘扬台州精神、深入学习台州方法,主要有两点要求:

一、我们要弘扬“自强不息拼搏奉献”的精神
1、少讲故事,多动脑筋
看到困难不能绕着走,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善于发现问题,通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2、不等不靠,自立自强
摈弃惰性意识,摆脱一味的对内依赖。台州团队成功的法门之一就是“不等不靠”,通过总公司充分授权,从而战胜挑战。
3、面对困难,敢为人先
开拓市场要有斗争精神,一切以市场为中心,服务市场、打好品牌形象;要不“抱怨”不“退缩”,树立“市场能做,我们也能做”的自信!

二、我们要学习“广聚社会成熟人才”的方法
1、拥抱市场谋资源
作为一家旨在打造综合服务商和资源集成商的大型集团企业,我们要用平台化的思维统筹各方资源,与上下游企业沟通合作,啃下硬骨头。
2、善用资源谋发展
以平台思维布局人力资源配置,就地选聘社会成熟人才。给员工的不只是一份薪水,还应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只有开放包容、知人善任,才能筑巢引凤,提高人才吸引力。
3、文化融入,发挥团队合力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通过文化融入、文化聚人,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成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的有力战队,提升着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塑造与隧道文化兼容并蓄的团队精神。
4、依靠发展留人才
台州大刀阔斧地接项目,才能让团队中的人才看得到未来、看得到希望,为人才构建看得见的“目标基础”,才能激发人才队伍的强大动力。

Copyright©隧道股份. All rights reserved.

中文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