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做客《上海国企直播间》:软实力+硬科技,缔造智慧城市新蓝图!
2021-07
7月2日,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应邀做客由上海市国资委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上海国企直播间》融媒体大型新闻访谈。在访谈现场——曾经的塘桥盾构试验基地、现在的盾构智能管控中心,张焰董事长就隧道股份如何在城市数字转型的新时代中,用隧道智慧、隧道方案、隧道品牌,服务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转型,以“城市建设运营资源集成商”全新定位,为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打开新局面,深入畅谈,描绘“十四五”智慧城市发展新蓝图。
上海新闻广播、第一财经、阿基米德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做全程采访并集中刊发播报,传播隧道股份“数智服务、赋能未来”最强音!
曾经,隧道股份为上海奠定了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最初样板”
今天,在数字浪潮之下
我们将如何为上海乃至全国更多城市
构建智慧城市发展新蓝图?
请看现场访谈实录:
从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第一座高速公路、1200公里轨道交通线路,到上海95%以上的市管道路运维管理、2万余公里天然气管网与水务管网工程,隧道股份在自身发展的每个阶段,始终把握时代脉搏和城市需求,领跑行业发展趋势,服务城市发展,造福千万人民。
“今天,在城市数字转型的新时代下,我们将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围绕上海‘十四五’的总战略、总规划,立足‘城市建设运营资源集成商’全新定位,用隧道智慧、隧道方案、隧道品牌、隧道技术服务城市经济数字转型、生活数字转型、治理数字转型,构建智慧城市发展新蓝图。” 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在2021《上海国企直播间》融媒体访谈时表示,隧道股份将为上海数字转型打造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城市发展、符合市民需求的“智慧城市建设样本”,持续创新创造,为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打开新局面,创造新奇迹。
昔日盾构试验基地
如今智能管控中枢
坐落于浦东塘桥的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盾构管控中心是掌管隧道股份所有在建盾构工程的“中枢大脑”,也是隧道人的梦想起航地。
1962年,中国首个盾构法隧道试验段在浦东塘桥基地建成,从验证上海是否可以建设隧道,到59年后的今天,隧道股份不仅早已实现了造中国人自己的隧道的梦想,建设了遍及国内和海外多个城市的1200公里轨道交通、30余座城市的“地铁1号线”,全国超大直径隧道市场份额超过70%,更用数字技术、自主巡航盾构开创了地铁“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在数字化转型中继续领跑行业,让“上海智造”品牌闪耀世界。
在隧道股份盾构管控中心,不到20个人的工程师团队,管理的却是上海每一条在建盾构地铁工程安全。“这是我们的年轻工程师,控制着近200台在全世界各地推进中的盾构机的所有参数。隧道股份在新加坡、印度、国内的深圳、珠海等城市都有业务。这个平台上,不单单是我们隧道的盾构机,其他公司的盾构机也委托我们管控。”在访谈中,张焰介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隧道股份积淀了海量的盾构数据,基于移动化、基地化、智能化理念,自主开发建设了“隧道股份盾构管控中心”,可以远程采集在建盾构工程施工数据,实时监控工程风险,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人工辅助的智能化决策。
张焰董事长介绍,目前盾构管控中心已接入管控项目127个,盾构机524台次,包括上海申通地铁所有在建项目和隧道股份海内外所有在建盾构项目。管控中心管控的类型涵盖地铁隧道、能源隧道、大直径泥水隧道、异型隧道等领域,地域涉及全国17个城市。坐在上海的智能化管控中心之内,从盾构的轴线控制、沉降状态到设备刀盘状态,鼠标一点便能立即知晓所有盾构进度、质量、环境、风险状态。
让盾构装备拥有智能智慧
让“上海智造”品牌闪耀世界
除了数字化的盾构管控技术,隧道股份也致力于让盾构装备拥有“自主意识”,今年4月,世界首台智能盾构“智驭号”由隧道股份自主研制成功,并在杭州至绍兴的城际铁路工程区间隧道实现“自主巡航”,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张焰董事长介绍,隧道股份已经真正让盾构拥有“智能”——盾构机在精准感知施工信息的基础上,快速判断自身状态并认知周边环境特征,通过科学决策与智能控制,按照既定轴线实现自主掘进,过程中不需要人工介入。今后,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智能决策模型,智能盾构还将通过自我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明”。
正在建设的上海机场联络线隧道里,又应用了隧道股份最新自主研发的“推拼同步”技术,实现盾构推进与管片拼装同步进行。“我们是全球第一个!这个技术将放在机场线14米的大盾构里用,这样既保证盾构推进的连续性,又使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控制,效率有提升30-50%。”张焰董事长表示。
兴于隧道,又不止于隧道
隧道股份从建设隧道起家,目前的业务范围涵盖城市交通、燃气能源、水利水务、数字化业务、重大装备、建设金融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咨询、投资、设计、施工,运营的方方面面。张焰表示,隧道股份的“隧道”不仅是连接城市各个角落,为城市拓展空间,缩短距离的条条通途,更是一条“连接”各方的纽带,根据城市的需求、市民的所盼,连接资源、连接你我、连接未来,构建起智慧、便捷的城市基础设施。
目前,隧道股份管理着上海95%以上的快速路等市属交通基础设施,通过隧道股份城市运营的“城市交通智能运管中心”,为上海各条越江隧道、大桥、高架、高速等提供运营管理与应急保障服务,比如隧道股份城市运营研发的汛情系统,可实现上海市内重要点位的积水深度智能探查、自动预警。通过在道路两侧安装传感设备,在全市的低洼路段、易积水点布置了200多个“暗哨”,全面掌握各路段积水情况。一旦发生积水,即刻火速回传险情,运管平台再根据险情适时与工作人员进行通讯,告知何处路段需紧急排水。
在城市管控中,张焰董事长介绍:“隧道股份有自己研发的城市管控系统。这套系统可以管控上海市属主要的大桥和隧道。在去年冬季,气象台发布了严寒预警,而隧道股份早有准备,在道路下方设置路面传感器,当路面在0度前,系统就会发生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处理。”这一系统运用后,积水点排除速度较以往加快了近30%,而且不用再委派人员巡逻;并且因为前期处置介入,更不容易形成低洼地段积水,保护了市民的出行安全。
而在隧道股份投资运营的嘉浏高速,则以“六拓八”改扩建工程为契机,同期推进智慧高速试点建设,实现“双升双降”——即“提升通行效率、提升应急效率、降低事故概率、降低养护占道影响”。
张焰董事长介绍,隧道股份运用AI算法、全息感知等前沿科技手段,第一次将“设施级运营”升级为“车道级运营”,实现车道级交通流精准监测、快速应急智能管控等功能,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的安全性能、服务性能和通行效率。
以数字服务提升城市韧性
打造工程界的119
“我们相当于工程界的‘119’——通过数字与智能手段预防并监测风险,在灾害性事故发生后及时出警救灾救援,守护城市安全。”张焰董事长介绍,隧道股份为全国各省市提供以数据智能驱动的防灾与救灾服务,包括上海、深圳、佛山、杭州等在内的8座城市建设了数字化风险防控管理平台,在全国10个城市设立了总计189个应急保障基地,覆盖地下工程、燃气、水务、交通运营等方方面面。
在救灾方面,隧道股份在城市隧道抢险方面拥有17年的丰富经验,去年11月隧道股份集合全集团在地下工程抢险领域的专家资源,成立了一家专注于地下工程应急抢险、地铁运营结构维保的专业应急抢险公司——隧道股份城盾隧安,并在全国10个城市拥有常驻基地。他们是城市地下工程的“专职消防员”,24小时备战,在任何时间、任何路线都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展开抢险救援。而且,所有人员、材料、装备均可满足基地所在城市及周边至少3个城市的材料供应,或可同时应对3个及以上险情同时出现。
目前,隧道股份城盾隧安已经累计为全国26个城市提供了500余次应急救援服务,并且为19条地铁线提供隧道结构日常维保任务。
而在防灾方面,为深圳、上海、佛山等城市打造安全管控平台,及时监测、预防风险灾害的发生。
人民满不满意
是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
“数字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全体人民。一座城市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高不高,智慧城市建得好不好,怎么评价?还是这座城市的市民说了算,是老百姓说了算。只要是有利于民生的,有利于城市人民的,都是隧道股份智慧城市探索与服务的方向。”
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停车位非常紧缺。隧道股份智能交通搭建了道路停车网格化管理平台,用AI系统替代传统人工方式,把路侧停车的管理提升到了新的层次——智能化、无人化。为城市道路路杆安装360度高清视频探头,通过AI图像分析技术,自动识别停在停车位的车辆信息,从“看车牌”到“计时间”,甚至是车型大小,都可以全部识别。
此外,这个平台还将会接入上海“一网通管”系统,可以为市民实现在线支付、在线车位查询等功能。现在,隧道股份正在管理徐汇区的39000多个道路停车位,既有车位利用率提升31%。
在提升既有车位利用率的同时,隧道股份也着力开发新的停车区域。在南京,隧道股份改良隧道掘进技术,利用“垂直掘进设备”,在地面挖掘了超过68米的深坑供市民停车,把二维平面的停车场变为地下的三维立体停车场。这样可以在450平米的狭小区域内,停放200辆小型乘用车;建设常规200辆规模地面停车场,则需要至少6000平米空间。
而在惠及民生的燃气能源方面,隧道股份着力打造城市智慧燃气,编制了《五个新城燃气专项规划》,重点探索以“碳中和”为目标的生态能源发展道路。其中,特别是在智慧能源建设方面,着力打造包含智慧能源小镇、智慧社区、工业园区在内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提升能源服务质量;并拓展智慧应用场景,构建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改变是方方面面的,除了智慧建造,智能交通,未来隧道股份还将在智慧运营、智慧燃气、智慧水务等多个领域持续创新,用软实力+硬科技,助力提升整个上海的能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创造智慧城市美好生活的新图景。”张焰董事长表示。
向“资源集成商”进军
打造生态圈推动数字业务发展
2021年是建党百年,也是隧道股份“十四五”开局之年。在新的五年中,隧道股份怎样更好地服务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十四五期间,我们根据更高质量发展要求,要转型成为城市建设运营资源集成商,用平台思维,大家共同一起努力创新创造,为社会做出贡献,创造美好的价值!”张焰董事长表示,未来隧道股份不仅要自己创新,更要和更多伙伴一起合作,共同创新、创造。通过建设数字业务“生态圈”,创造孵化出更多的成果,服务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今年6月底,隧道股份专门成立上海城建数字集团有限公司,整合隧道股份在数字领域的所有企业资源,打造多方参与的数字生态圈资源集成平台,助力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新目标。隧道股份还将成立城市更新中心、数字盾构中心、全寿命周期运营管理中心“三个中心”,突出中心平台型、功能型特点,服务、解决新一轮城市更新、城市治理中的新问题。
在“生态圈”建设方面,张焰董事长表示,隧道股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继续推进一系列战略合作,目前已经签约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旗下的国内传感芯片头部企业——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并且同中国联通、华为、百度等数字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青岛、杭州、台州、闵行区等各省市区政府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数字领域的生态圈。
隧道股份还将加强对相关领域企业的战略投资,成立了中国大基建行业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产业基金——建元基金,为城市、为企业寻找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目前,隧道股份建元基金已经挖掘了超过200个科创项目,其中有一些已经具备了在科创板上市的条件。
“拼搏奉献,争创一流,为民造福,实现自我”。作为一家国有企业,隧道股份将不断加大对数字转型的创新探索,站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的角度,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数字融合技术、新的数字业务,使数字化业务资源与能力不断赋能城市发展,为上海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的转型打造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城市发展、符合市民需求的“智慧城市建设样本”,贡献隧道股份新的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