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隧道人打通了长江天堑的“任督二脉”
2025-03
上海地铁崇明线
江底隧道今日全线贯通
隧道人以精湛技术
打通长江天堑“任督二脉”
今天上午,上海轨交建设迎来高光时刻,随着“申崇号”盾构机在北港大盾构接收井基坑的破土而出,标志着上海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线——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终于打通“任督二脉”,实现长江隧道双线贯通!
两台13.5米“钢铁巨龙”
历时820天
在长江口43.5米深的地下
硬生生凿出2条
总长16.8公里的水下长城
直接刷新国内轨交越江最长纪录
△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
新民晚报等主流媒体
聚焦报道轨交崇明线的“史诗级穿越”
长江底穿行9公里
盾构误差<手机屏幕宽
上海轨交22号线(崇明线)过江段由南港、北港两段越江隧道区间构成,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是目前国内最长距离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工程。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直径达13.5米的“申崇号”盾构掘进里程超9公里,超长距离对施工精度提出了超高要求。
为此,项目团队通过江面走航式复核进行详尽勘探,同时盾构掘进过程中通过高精密仪器测量,确保盾构精准抵达。最终,北港大盾构隧道区间盾构接收轴线与洞门中心偏差控制仅在±2cm,实现精准进洞;40599块管片严丝合缝,实现隧道施工“0”渗漏。
连克17项风险
实现隧道施工“0”渗漏
“申崇号”盾构穿越长江共面临长距离掘进施工、下穿长江大堤、沼气地层施工、长距离穿越砂性承压水地层等一级风险8项、二级风险7项、三级风险2项,共计17项风险。面对重重风险难关,项目团队依旧拿出了最亮眼的掘进成绩单:
单日最高“狂飙”14环(28米)
单月最高突进329环(658米)
穿越沼气层、砂性地层如履平地
.jpg)
漂亮成绩的背后,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专业团队对装备的精密保养,与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确保设备无故障、盾尾无渗漏,为超长距离掘进提供了全过程保驾护航。
智慧大脑全程护航
“科技与狠活”成就长江巨龙
盾构掘进过程中,凭借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发的数智隧道智能管控平台,成功解决了盾构长距离推进、盾构穿越不良地质土层、穿越长江大堤等技术难题,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常态化高效运行。此外,区间隧道中隔墙施工采用轨行电驱调整成套组合钢模,保证了隧道内中隔墙的浇筑质量和施工工效。同时,项目团队还创新使用了多项“科技与狠活”,全程护航盾构推进:
数智管控平台实时监测:盾构磨损、有害气体、交通调度一键掌控
智能降水系统:深基坑稳如泰山
真空井点预降水:砂层开挖滴水不漏
项目管控过程中,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还形成了《项目级文明施工指导手册》,从八大方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未来,轨交22线将与上海地铁网络实现无缝衔接,极大缩短崇明与上海市区的时空距离,使市区市民可乘坐地铁直达崇明,感受生态岛的无穷魅力。同时,线路的建成将有力促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为崇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以卓越的数智技术
打通长江天堑
为崇明发展
连接你我,连接未来